当前位置:首页>往届资料
2017第十八届北京国际热处理展览会采访纪实
时间:2017-11-28    来源:未知    分享:

本次展会,编者因为时间原因仅采访了部分展商,采访内容包括公司发展概况、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情况、市场宣传的独到策略、对国内和国外热处理行业发展趋势的见解、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展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等。被采访人均是精通热处理的业内人士,他们各抒己见,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对于热处理行业的独到看法。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

聂晓霖 董事长

Q:科润公司成立于2000年, 十几年间发展迅速,请问贵公司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第一是我们的经营理念。从我们的角度讲,我们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整个工作流程围绕客户的需求出发,以客户需求的满足发展我们的工作。第二是内部管理上非常重视人才,第三是我们非常重视品牌的树立,特别是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推动价值的理念。

Q贵公司在扩大市场宣传上有什么独到的方法吗?

第一是品牌定位。我们的品牌定位决定我们致力于打造中高端产品,在进口一些仪器的同时参与国际竞争。品牌方面我们会做较多投入。例如国际会议、国际展览会上做产品展示、技术交流及报告会,从而让更多客户了解认知我们。

第二是营销方面,我们实行了一种全院营销的方法,不止是销售部门,全公司都参与营销,全营销使产品能够获得更多社会及客户的认知和认同。

Q: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及十九大的召开,公司未来几年内有什么计划吗

我们的理想是成为全球受人尊重的百年企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近期的愿景规划是成为绿色制造的领航者。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愿景,到了2025,也是工业4.0的定位和发展要求,在新产品(介质、仪器设备)围绕这样一个定位:绿色环保节能。为客户实现绿色制造,提供我们的帮助,帮客户实现价值。已经制定了具体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计划。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科润在这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还是技术方面的差距。包括技术的积淀和技术方面的投入。我们每年用收入的8%左右投入技术研发的平台中缩短差距。在工业介质领域,比如淬火介质的研发中,我们与国外公司相比也有领先他们的地方,我们根据客户特定需求,可以定制化为客户制作一些产品。为客户满足特定需求的能力我们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在技术积淀方面也加大了投入:我们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了国外的人才或在国外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大技术方面的研究,使得我们整个产品在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应用阶段上面有更强竞争力。包括其他的介质产品,我们尽力在缩短这些差距,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积淀来提升我们的能力。


西科沃克瑞泰克热处理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刘晔东 总经理

Q: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最近研发的新产品吧!

单件流Unicasemaster®。热处理变形问题到现在为止没有好的办法,工件加热冷却肯定会导致变形,变形的最主要问题是,怎么保证工艺过程一致性。目前为止,热处理设备一般都是一炉一炉做,里外、上下、加热冷却过程状态不一样,造成了变形。单件流,一件一件做,每个零件过程都一样,进行高压气淬。同样一个零件不同部位,冷速不一样,产生温差,就会产生变形。单件淬火,四方充氮气,每个部位冷却均匀,4D4维淬火,可以有效解决变形问题。目前为止,这是解决渗碳齿轮淬火变形的最好方法,已经开始推广在市场上。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行业内发展的见解吧!

国内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进步很快,很多厂家经过近几年自己的发展提高,跟着国外厂家技术沟通、交融,差距在缩小。但是国内企业目前还是跟随国外厂家的脚步,没有自己的独创和研发。技术人员应该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做一些独创性产品,肯定会有很大提升。一开始是要向外国先进技术学习的,但是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要自己去努力创新才能有所突破。

 

北京华翔电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杜利民 总经理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热处理设备方面的发展的见解吧!

基本就是控制软件方面以及热处理工艺方面的差距,当然主要是因为国外做的时间比较长,积淀比较深。硬件、配套件咱们现在已经不错了,渗碳炉的硬件、配套件基本都可以,但是毕竟国外数据积累很多,所以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厂家应该慢慢、高效地做、积累这些事情,不能着急。

Q:您对这次展会有什么指导性建议吗?

加大宣传力度。和各地省市学会加强联系,通过省市学会的影响力带动用户来参加展会。航空航天、军工、大型机械企业会有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分中心,和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加强联系。毕竟很多企业对热处理的工艺过程不理解,需要你们去引领,去带动,才能更好地使更多人了解热处理行业的重要性从而促进行业发展。

 

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

陈卫东 总经理

Q:工业炉,特别是电阻炉造成的污染处理一直是一大难题,请问贵公司在环境污染这方面怎么处理的?

原有的多用炉中,排放过程中增加辅助去油烟装置,确保排放的气体对环境无污染,达到环保要求。渗氮炉上,我们拥有新的专利确保排放产品上面能达到环保要求。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热处理设备方面的发展的见解吧!

国外在对高端产品的环保要求、对产品的精确化控制上面好很多。但这些优势在今后几年,国内会慢慢缩小。

Q:您对这次展会有什么指导性建议吗?

我们这次的收获很大。从市场需求来看,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以及行业发展,人气挺旺的。希望以后可以和有关齿轮、模具等展览会糅合起来,相互互补,对提升知名度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希望展会能够拓宽到更多的面,不仅仅是欧洲台湾,比如拓宽到东南亚,在全世界行业内接到更多客户,把热处理市场开拓更宽、热处理行业发展更快。


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玉敏 副总经理

Q:听闻贵公司产品在今年获得了绿色科学制造进步奖,您能帮我们介绍介绍吗?

SP型底装料立式多用炉热处理生产线,是由瑞士引进的技术。引进过程中,欧洲对环保要求很严格,引进过来时一并带来环保的东西。这套生产线在前端的性能、质量、自动化程度,后端的废水、废油、废气处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花费很多资金(环保设备一般很贵)。三废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热标委绿色热处理技术及评价这个标准是由我公司主持并制定的,10月份在常州热处理标委会年会上进行了审核,做了报批稿,从绿色热处理的角度讲,也是热标委为我们环保的肯定。

Q:您展台的设计非常有特色,这头牛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这个牛上面有一个索罗工业炉的品牌。牛是瑞士的一个象征。瑞士引以自豪的是奶产品,意思是说这个设备来自于瑞士。瑞士做的东西都是小而精的东西,有着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的特点。

Q贵公司在扩大市场宣传上有什么独到的方法吗?

首先要在市场上找准自己装备的位置。现在有这样一种恶性竞争:大家比价格,价格扛不住就粗制滥造,精品变成次品。我们不和别人比价格,比服务、产品质量。我们的服务随叫随到,合同上写48小时,但我们24小时内就到,和我们合作过的厂家,对我们的服务深有体会,基本一个电话,我们马上飞过去,出现问题马上解决。不怕有问题,就怕有问题没人解决。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不搞恶性竞争,我们的服务已经到位,即使价格高,买的也安心。包括咱们现在买家用电器,买个手机一天到晚出问题也不行。我们的产品为什么称为柔性,因为能够适应各种工艺、各种淬火介质,基本涵盖了热处理中各种工艺。价格高一些,服务到位,质量上不偷工减料,客户就会认可。如果仅仅很便宜,但是老出故障,客户不会持续下去。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行业内发展的见解吧!

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有差别。我们设备也有两种品牌。纯国外的控制系统以及自己的控制系统做出来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跟国外比有差距。但比十年之前已经大大缩短。从热处理、热加工装备来讲,和家用电器、打装备一样,差距越来越小。包括国内外汽车,从外观和常规的看问题已经不大,主要就是性能、可靠性的差距,距离没有像以前那么大,看上去就很差的那种。但是相比十年前已经进步了很多。从更深层次,作为设备,可操作性、适应性、准确性,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面。


  施耐德自动化控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全球热处理行业商务拓展经理 Peter Sherwin

Q: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最近研发的新产品吧!

We are in a very interesting time with collected products. So from the US, we have this movement called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From Germany, it’s called Industry 4.0. And in China, its China 2025. And it really is collecting all these different products together. Ultimately to enable operators when they are running with process to make quicker and better decisions. So what Eurotherm this time for this exhibition on our stand we’ve connected a number of products together, so costumers can actually see that connectivity as well as introducing a launching of one of our newer products called the EPC 3000. This is quite a revolutionary product within the heat treatment and other industries. That is the first one to actually have a cyber-security algorithm built in to the device. We now are going to get more and more connections to the cloud and etc., we must make sure these devices are secured and stable.

美国,我们有一个叫做工业物联网的运动。从德国,它被称为工业4.0”。在中国,称之为“中国2025我们的产品聚集了所有这些不同的先进技术在一起。最终使操作员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做出更快更好的决策。这个展览我们的展台你可以看到,我们新型的能够连接多个设备的产品。用户可以看到我们推出的一个新的产品EVC 3000。这是热处理及其他行业中颇具革命性的产品。这是第一个内置网络安全算法到热处理设备中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它将越来越多设备的连接到云数据等同时确保这些设备是安全的和稳定的。)

Q:您认为和其他国家的技术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行业内发展的见解吧!

So I think if you look at the two industries that drive heat treatment, which is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look at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for the number of cars that China now produces. It’s the world leader in volume of automobiles. And because of that, you can actually see how the registration to quality standards like TS16949 are high within the China environment. 20,000 registrations of companies that are registered to that standard. Now to the global environment of about 66,000. Compared with aerospace, still a little different. So there are less than a hundred companies that meet the Nadcap standard within China where in total there are just less than 1,200 companies or organizations worldwide. And with almost half of those being based in the US. So whereas automotive is very similar across the world, there is still a difference with aerospace.

(我认为,两个行业,即汽车和航空的热处理驱动的方面来看:汽车行业的汽车数量来看,中国的汽车生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注册质量标准TS16949的公司非常之多。大约有两万注册到该标准的公司。而全球注册质量标准的公司仅约为66000航空航天方面,还是有一些差距。Nadcap标准在中国仅有不到100的公司注册,在全球范围内总共有不到1200的公司或组织注册,而几乎一半的公司都在美国。因此,尽管汽车行业中国已经有赶超国外的趋势,但在航空航天方面仍有差异。)


上海颐柏热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郭春华

Q: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最近研发的新产品吧!

我们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申请了国家专利,低压渗碳超流体淬火,只此一家,冷却速度可调,包容了水淬、油淬、盐淬的工艺要求。可以提升到三种工艺都可以一起来做,放入生产线。也可以进行分级淬火,通过流速和压力来控制冷却速度。淬透性非常强,材料量很广,是我们未来主打的垄断性产品。卖点非常多,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打消了传统热处理的思维概念,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领先的;现在两个单子,两个设备在造,即将推广入市场。技术支持是上海交大的合作实验室,有一个实验室为我们新项目的实验、前期技术的公关进行支持。

Q贵公司在扩大市场宣传上有什么独到的方法吗?

只有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不断跟上时代的进步,满足新客户的生产产品的需求,才能够越来越火,假如一个公司没有一个研发团队,没有新产品的更新换代,尤其是热处理饱和性比较强的行业,几千家热处理厂家,有特色的厂家并不多。我们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相比其他公司相对小一些,所以我们要有我们的生存之道,找准自己走的路,必须要研发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让客户感觉到我们也行。这种革命性的理念和思维,是对热处理的最大贡献。

Q: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及十九大的召开,公司未来几年内有什么计划吗

未来发展一定是无毒、无污染、零排放、绿色生产、绿色热处理的方向。工业在逐渐完善,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设备盐浴炉逐渐被淘汰,逐渐来了一些高端的、无人化、绿色、低能耗的设备。传统的设备现在还不能丢弃,需要循序渐进,因为新设备成本很高。这是更新换代的一个过程。所以,发展方向是首先由原来的热加工厂和传统设备做支撑,同时,新研发的设备做引领。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行业内发展的见解吧!

从制造业水平来说,欧洲的工业的积淀是很深的。中国影响力很大,但是底蕴、积淀还没有跟上。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中国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工业在慢慢提高,人素质、技术、设备的提高,欧洲传过来的技术是不是最前沿的技术?是不是原汁原味的技术?很多外企也带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它们带来的技术是不是适应中国的发展?这种积淀和积累,包括大量外企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中国大概十年左右,能达成欧洲现在的成就。欧洲用气淬,全自动化系统推广很多,是因为人力成本高,而国内人力成本低,中国人多,所以自动化程度低。理想的车间应是见不到油烟,噪音至少在70分贝以下。现今各个公司设备参差不齐。这和国家的工业发展体系有关,并不是以个人意志而影响的。这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需要互相引领,互相促进,大家一起来提高。同时和客户的需求息息相关。客户的要求也促进了我们设备的推进。各个方面促进了才能发展。


ALD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胡良峰 热处理项目经理

Q:请谈谈贵公司近些年的技术创新吧!

作为德国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从而领先整个行业。最近几年结合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的一些经验,也做出了机械上面的一些改良,特别是在控制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便利性、以及先进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Q贵公司在扩大市场宣传上有什么独到的方法吗?

所有国外企业在中国都很注重市场宣传和口碑。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在整个行业内有一些口碑。一个是通过展会、技术论坛,还有杂志、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推广,很感谢热处理学会以及专业杂志给我们提供的一些机会。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真空热处理方面的发展的见解吧!

通过10月份的低压真空渗碳论坛,感觉国内的投入很大,在真空热处理的领域进步很大。差距可能有这几个方面,最明显的就是软件方面的差距。硬件制造应该走在了国际的前列,软件的数据研发和大数据的积累差很多。另外,单体的模型和生产线方面有很大差别。国内每年生产的设备量是巨大的,但是几乎都是聚集在单体模型上,对于整个的热处理模块化的生产线目前还尚不成熟。我们应该着力提升一些这方面。


易普森工业炉(上海)有限公司

李大鹏 销售工程师

Q: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最近研发的新产品或技术吧!

PdMetrics前瞻性维护系统响应中国制造2025大的政策。核心亮点是确保整个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零故障,在设备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预测、提前预判,把整个设备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整个设备长期的运行。AGROS真空渗碳线,国内真空渗碳刚刚起步,基本都是单室真空气淬、低压渗碳炉为主。我们这个柔性的真空渗碳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生产线,在产量、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模块化添加,增加产量,确保整个生产系大批量、稳定性生产。全自动化控制,完全不需人为控制干预。只需要有个人进行日常监控和操作即可。配合Pd可以实现小区域的真正工业化4.0

Q:您认为国内技术方面跟国外还有哪些差距吗?请您谈谈对近些年行业内发展的见解吧!

控制系统,自动化这方面,国内欠缺很多。毕竟我们制造业发展至今也就40年时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的国内制造业形成了特有的优势,很多先进技术在国外并没有应用,因为没有市场,没有资金,反而在中国得到了率先应用,所以中国在慢慢赶超。

Q:您对这次展会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相关同行业的都带来新的技术产品,交流学习,对我们自己是一个提升。建议是希望能够有个更大的展馆,相关行业的可以参与进来,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热处理同行。在展会不断的举办过程中不断促进。做一些更好的同行的相关行业的推广。提升行业品牌价值,提升整个行业的影响力。



Baidu
map